时间:2014-08-06
站在可回收垃圾桶和不可回收垃圾桶前,你会把手上的垃圾扔进哪个桶里?尽管杭州市民对“垃圾分类”并不陌生,但真正在给垃圾分类的人寥寥可数。不止杭州,几乎所有推广垃圾分类的城市都遭遇了这样的窘境。为什么推广难?有一种声音表示,这是因为没有行之有效的评价、激励体系促使市民自觉进行垃圾分类。
垃圾分类需要有效的评价、激励手段
正如每一家企业都有一套评价、激励体系来发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垃圾分类的推广也需要这么一套体系。
“垃圾分类也需要打造一条完整的服务产业链,并按市场化的方式运作。”浙大网新(600797,股吧)创建科技-·bet356手机版登录网址有限公司总裁、“市民卡之父”张旭光进一步解释说,这条产业链里必须要有有效的评价、激励手段。
张旭光打了一个比方,就像商场会员卡的积分兑换一样,垃圾分类也可以通过类似的方式评价、激励市民。
“市民给垃圾分类是一种低碳行为,我们可以像碳汇交易一样来操作。市民给垃圾分类后可以获得相应的碳积分,还能兑换碳积分,使垃圾分类碳积分货币化。”张旭光给这种“货币”取了一个新名字:信用碳币。他认为,城市市民垃圾分类的行为是城市市民信用的一种,这种“信用”旨在规范人们的绿色低碳行为。
四种形态设计
让垃圾分类货币化
市民通过垃圾分类所获得的信用碳币积分激励可以实现货币化和政策化,可是该怎么货币化呢?
对此,张旭光做了四种形态的设计:第一种,市民积攒碳币,有污染的企业像购买碳汇一样购买碳币。而这个交易的中间环节由某个政府组织或授权企业来完成;第二种,政府通过公共财政补贴的方式来购买市民手中的信用碳币或给予信用碳币“政策化”;第三种,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出面,通过“公益行为”购买市民的信用碳币,当然,其中少不了政府的鼓励、支持和相关政策的出台;第四种,垃圾回收企业支付回收成本,让碳币货币化。
张旭光还强调,从垃圾分类、积攒信用碳币积分到碳积分货币化,这个过程是不能双向可逆的,因为这会影响信用碳币的价值,也就是说,个人之间不能用货币购买碳币,从而影响这一有效评价、激励措施的政策化优惠待遇。
垃圾分类评价、激励与货货币化过程当然少不了信息技术的支撑。“我们早已和绿色浙江环保组织合作,把"智慧绿房"引进社区。"智慧绿房"区别于普通的垃圾房,干净、无味,还划分了不同的功能区,市民将垃圾在此分类,就可以在专用自助终端刷卡积攒信用碳币。今年第三季度,杭州市民就能在下城区的现代城社区看到这种特别的垃圾房了。”张旭光说,除了这种创新自助终端系统,“市民卡”也将成为评价、激励的个人数字化工具,以开设信用碳币账户等方式推动垃圾分类货币化。在垃圾分类信用碳币服务平台的建设上,浙大网新运用创新CAC架构:云计算平台+APP+卡,,打造此基于云服务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平台.